分享好友 花椒资讯首页 花椒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花椒网huajiao.cn花椒门户网站
花椒有机高产种植指导0913-5770082

从焦虑到“椒绿”,一个不吃辣的老广如何变身“青花椒大王”

2024-08-25 12:11IP属地 陕西渭南0
“别的企业家都去沿海地区奋斗,但我来这儿种地了。”8月初,正是烈日当空时,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志标在青花椒园区里笑着对羊城晚报记者说道。
从在广州“织布”到奔赴广安“种花椒”,从作为农业门外汉一起步就遇融资困难、高管纷纷感叹说“没法搞”、自己也“老了至少二十岁” ,到如今被称为“青花椒大王”,这个不吃辣的广东人硬是用十年打造出了四川的青花椒“国家地理标志”。
在广安扎根的17年里,他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业化,建设广安青花椒良种繁育基地,加强青花椒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带动约1万人脱贫致富。他感叹:“做农业真的很累,但是真的很有成就感。”
小花椒大产业,这个不吃辣的人是如何奏响这部“椒响曲”?

从广州到广安被迫一个月吃粥后“发现”的百亿商机
“我是广州市增城区人,来到小平故乡的这片土地,确实是带着感恩情怀来的,广东人很感恩小平推进改革开放,我们是先富起来的这批人,责任重大。”黄志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浪潮中,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黄志标在广州新塘开设了一家织布厂,尽管当时工厂面积已达到了15亩,但他总想着,“我也还年轻,想要有更大一番作为”。2007年,黄志标在“理想化地”考虑了广安当地的土地资源广和用人成本低后,通过当地招商引资政策到了四川广安,起初想在广安开设一家新的织布厂,但他一到当地便傻了眼,“土地资源是很丰富,但是劳动力都是老年人,织布厂需要的是年轻技工,年轻人全都到我们沿海一带去了,而且这里没有港口,出口得把货运到南充、重庆去,产品出口成本相当高,我们几乎成为了一个‘孤儿’,我这纯属是逆行者。”黄志标苦笑道。
初到广安,本就苦恼的黄志标在吃到第一碗“椒麻牛肉面”后变得更加无奈,“我们广东人吃得清淡,开始完全无法适应这里的饮食,真的很痛苦。”由于广安和广州的饮食习惯大相径庭,黄志标一家硬生生吃了整整一个月的潮汕砂锅粥。但也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观察到花椒对于四川人民的不可或缺性,“花椒果实可作为调味品、提炼制作香精原料、轻化工原料、药用,市场需求大,好好研究种植花椒肯定大有可为。”黄志标关闭了广州的织布厂,决定顺应广安“农业大市”的发展特点,转而全心进攻农业,开始“二次创业”。
他留意到当时的青花椒有大约150亿的市场缺口,而且几乎是卖方市场,以次充好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于是决心为广安打造一张“青花椒名片”,提出要搞基地、做加工、创品牌。这一想法也与当地政府一拍即合,政府也非常希望他能发挥“敢闯敢试敢担当”的广东制造业“企业家精神”,带领当地重点贫困县区脱贫致富。但是他也没想到,这一个“改道”的决定,正是一切困难的开始。

“老了至少二十岁”农业门外汉走了5年弯路
初来乍到的黄志标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融资,由于农业资本回报率低,相关产权不能像工业工厂一样进行融资担保,融资过程变得十分艰辛。“难,太难了,几百万购买土地就像蜻蜓点水一样,而且最开始我们对农业都是门外汉,走了差不多5年的弯路。”黄志标眼里泛着泪光。
在政府的帮助扶持下,黄志标虽平稳地度过了融资危机,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还是不尽如人意,几个被派到广安的高管几乎都哭丧着脸回了广州,纷纷表示“搞不定,没法搞”。了解后黄志标才发现,一是因为前任业主曾有不付土地租金的“前科”,老百姓普遍有顾虑,不愿意配合出租土地,二是当地上了年纪的老百姓和外地人语言不通,而且对计量概念把握不精准,“比如要剪枝,剪多长的都有,还有施肥施得不是变成土长枝就是掉果。”
再一方面,四川当地气候“经常连续下雨,要么就是连续干旱”,青花椒种植区的土地地基不稳,常遇坍塌,黄志标常在半夜接到电话通知“棚又塌了”,在那段时间里,黄志标称自己“老了至少二十岁”。
从焦虑到“椒绿”“做农业很累但很有成就感”
“如果只是给租金,脱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足以致富,一年才几千块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志标决定与村民采用“三七分成”,即企业提供肥料、种苗、农业技术、保底回收,村民出土地,劳动力并享有70%的收益。在农作方面,他潜心研究各类青花椒种植知识,与各类农业研究机构加强合作研发,他也几乎住在了青花椒地里,耐心与村民沟通各类农作知识,亲自勘察种植区土地情况。
要转变思路,要更接地气,这是黄志标落定在这片土地后,一直在努力探寻的方向。他总说“越是艰难越要坚持”,凭借着这股迎难而上、敢闯敢试的韧劲,2010年,在4年的沉淀与探索后,和诚林业首次扭亏为盈,青花椒产量也迅速提升。2017年,“广安青花椒”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这一称号是对地方特色性、经济贡献度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肯定。黄志标深刻地感觉到了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大不同,“做农业真的很累,但是真的很有成就感。”黄志标高兴地说。

十余年深耕青花椒种植,黄志标被坊间亲切地称为“广安青花椒大王”,真正将青花椒做成了扶贫产业,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改善道路、完善基础设施,他们共同引领广安市内171个村发展“广安青花椒产销合作基地”5.5万亩,其中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广安青花椒3.2万亩,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31200人次,促进贫困群众户均增收达5000元。同时,在重庆、贵州等省市大力推广“广安青花椒”良种,帮助农户建立“广安青花椒”种植基地3万余亩。小小花椒树已长出初芽,逐步成为当地百姓的摇钱树、脱贫树、致富树。
2018年10月,为表彰黄志标用花椒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突出贡献,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黄志标“四川省脱贫攻坚奉献奖”。在他的建议推动下,近年来,整个广安青花椒种植园区都取消了地界,两个镇、十余个村建设成了一个整体,记者在走访过程中看到柏油路、水泥路通村达户,阡陌纵横。2022年,他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为第三批300名“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之一。“我们要做就要做个高标准的出来,一定要统一规划设计,让产业发展得更好,让老百姓们赚得更多。”黄光标笃定地说。
从“老广”到“老广”延长产业链打造农业立体经济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省鲁甸县,指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发展方向,这棵花椒树如今也长在了广安的土地上。走在广安青花椒良种繁育基地里,记者注意到这里的青花椒树长得格外茂盛茁壮。“这是我们和四川农业大学一起合作的改良无刺花椒,2018年已经初步研究成功,今年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种苗站过来测产,单株产量已经达到了43.8斤。”黄志标对记者表示,无刺花椒的成功研发对于提升产量、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计划下一步大量在园区内推广,用三年时间将原来的有刺花椒全部替换为无刺花椒,以带动整个园区提档升级。
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农业整体利用效率,广安青花椒良种繁育基地全部采用有机循环模式,用花椒枝条做成培养基培养松茸、羊肚菌,采完菌后将留下的大量培养基变成有机肥料,土地长起青草后,再养鸡鸭鹅,鹅吃草、鸡翻蚯蚓、鸭吃田螺蛳,整个农业立体经济形成了种养双循环,也完成了土地收入、村民收入双提升。

如今,广安市这片青花椒园区一年产值达到5亿元,综合产值更是超过18亿元,正是得益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一产业是花椒种植还有养殖,三产业是带动周边的旅游业,我们还有一个广安青花椒主题公园,去年评定了三星级旅游景区。”黄志标指出,和诚林业是二产业的代表,做加工制造更是他的专业所长。
记者了解到,2016年,和诚林业被评为国家林业重点扶植企业,也是广安市规模最大的集花椒良种选育、良种苗木繁育、种植和加工、产品销售、产品研发、冷链物流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不仅在调味品领域深耕多年,近年还计划进军新型食品领域,制作松茸、羊肚菌为原料的休闲食品、花椒啤酒,同时还将推出花椒药材、花椒日化产品等。“我们这几年以每年10%到18%的增长率稳步增长,今年的规模大概能做到1.3个亿,这对于农业来说是很难的。”黄志标骄傲地表示。

尽管多年来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最让黄志标激动的还是和诚林业被广州市、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授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得到了我的故乡和第二故乡的共同肯定,现在我可以说我是真正的‘老广’了。”黄志标笑着说。
“从广东过嚟哩边,最大的理解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有的责任同埋担当。”已经很久没回广州的黄志标粤语仍然十分流利。17年来,黄志标从“门外汉”到成为青花椒产业的行家里手,实现了华丽蝶变。从以前的单一种植,到如今的种苗研发、花椒种植、花椒深加工,不断完善花椒产业链,着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真正打响了广安青花椒的品牌。“我希望我们广安青花椒能够继续麻遍全国,麻向世界。”黄志标充满希望地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加快产业升级 由“量大”转为“质优”——部分地方花椒产业发展观察
“兴椒致富”热近年在全国兴起,我国花椒种植面积达2300多万亩,共有16个产区获得“中国花椒之乡”称号。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随着全国花椒产量的增加,花椒市场面临总体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局面,花椒产业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由“量大”转为“质优”。受访人士认为,扶持龙头企业,加快花椒精深加工的产业引导与支持,生产高质量绿色有机高端产品,打造出口创汇品牌,将成为花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助推产业发展。供求关系失衡7月至9月正值花椒产新季。记者近日在贵州关岭县采访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椒农采摘花椒的忙碌

0评论2024-09-102356

陇南市花椒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成县召开
每日甘肃网9月4日讯据陇南日报报道(记者李俊兴 见习记者文斌)9月3日,陇南市花椒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成县召开。副市长何红梅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花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纪山及省内外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学者受邀出席。何红梅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陇南市花椒产业创新联合体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说,组建花椒产业创新联合体,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强科技”行动的具体实践,更是推动我市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联合体各成员单位要聚焦创新驱动,

0评论2024-09-063421

韩城大红袍花椒的破局之路(三):科技创新为大红袍花椒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绿色有机花椒的种植让韩城花椒产业看到了新希望的同时,韩城不少本土企业和科研人员积极作为、勇于探索,用科技创新不断延伸花椒产业链条,为大红袍花椒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陕西为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花椒、辣椒等香辛料衍生品综合开发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当下,正值花椒采摘期,为康公司收购了大量新鲜花椒,厂房里经过机器的加工对花椒进行脱粒、清选、冷萃、压榨等一系列操作,最终生产出花椒油、花椒复合调味料等产品。二期的加工厂房里,一粒粒黑黝黝的花椒籽经过一系列精深加工,最终成为花椒籽油、花椒籽

0评论2024-08-274456

加快产业升级 由“量大”转为“质优”——部分地方花椒产业发展观察
“兴椒致富”热近年在全国兴起,我国花椒种植面积达2300多万亩,共有16个产区获得“中国花椒之乡”称号。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随着全国花椒产量的增加,花椒市场面临总体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局面,花椒产业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由“量大”转为“质优”。受访人士认为,扶持龙头企业,加快花椒精深加工的产业引导与支持,生产高质量绿色有机高端产品,打造出口创汇品牌,将成为花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助推产业发展。供求关系失衡7月至9月正值花椒产新季。记者近日在贵州关岭县采访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椒农采摘花椒的忙碌

0评论2024-08-203443

金阳县青花椒产业借科技东风 实现提质增效新跨越
在四川省南部边缘、金沙江北岸大小凉山交界带,坐落着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县城——金阳。这里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闻名,更因其盛产的青花椒而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中国青花椒之都”。近年来,金阳县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致力于擦亮这一金字招牌,聚力建设青花椒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推动青花椒产业提质增效,进而助力农民持续增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金阳县的青花椒产业历史悠久,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青花椒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年均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是海拔高、

0评论2024-08-182433

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多措并举 助力花椒安全采收顺畅销售
花椒采摘安全和顺畅销售事关千万椒农切身利益,事关花椒产业健康发展。今年,为切实保障花椒颗粒归仓、农民稳定增收,花椒产业发展中心采取多种方式,联合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花椒安全采收销售服务保障工作。连日来,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先后赴为康公司、宏达香料科技有限公司、建强花椒专业合作社、花椒试验示范站及花椒种植示范基地等地,对花椒产量、品质、销售等环节进行检查,确保花椒采收销售畅通有序、安全稳定。当前正处于暑期、汛期、花椒采收销售期叠加的关键时期,花椒产业发展中心先后制作发布《韩城55万亩花椒等您

0评论2024-08-153568

昭通彝良:花椒产业助农增收
眼下,昭通市彝良县数十万亩花椒迎来采收高峰期,山坡上的花椒林间,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青翠的花椒挂满枝头。在龙安镇木坪村花椒采收现场,椒农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剪枝、分拣、称重,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家种了5亩花椒,毛收入预计有3万元左右。”正在采摘花椒的木坪村村民曾世友说,最近几年,村“

0评论2024-07-212587

中国花椒网huajiao.cn花椒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摘自网络或为会员发布,免费提供网友阅读,未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0913-8563866删除。

中国花椒网


点击:下载中国花椒网手机app

提醒:调料行业骗子很多,建议大家最好现款交易,或通过花椒网担保交易。huajiao.cn二十年信誉保证您的交易安全。

业务电话:0913-856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