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花椒富山乡
盛夏的甘谷,无论是渭河金腰带川道区,还是拾级而上的半山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全是遍地翠绿,绿中透红,一望无际的花椒。那一串串熟透的椒果鲜红欲滴,沁人心脾。
眼下,甘谷花椒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椒农正在抢抓农时,头顶骄阳,采摘花椒,欢声笑语把丰收的喜讯传出了大山。
甘谷渭河流域河谷地区,气候温润,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灌溉良好,花椒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和种植条件。甘谷农民历来就有种植花椒的习惯,房前屋后、田埂垄间都种满了花椒。花椒有蜀椒、秦椒之别,甘谷花椒属于秦椒。《本草纲目》云:“花椒为秦地所产,故言秦椒。”甘谷是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花椒栽培在甘谷林果业中是仅次于苹果的拳头产品。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自唐宋以来,甘谷花椒就是椒中上品。甘谷花椒肉厚饱满,籽粒圆实,质量上乘,有“调料之王”的美誉,有许多优良品种,尤其是“大红袍”,品佳香殊,饮誉四方,一直备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
近日,记者来到六峰镇金坪村采访,正在摘椒的村民金永强说,花椒采收刚开始,椒商就迫不及待,纷至沓来,进村入户争相抢购。全村289户农民家家种花椒,面积达1500余亩,户均4亩以上,花椒种植户均收入近20000元,全村农民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230万元。
小花椒变成了大产业,真正成了全村全镇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黄金产业”。
金永强板着指头,笑呵呵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花椒一亩地平均能收入5000元,他家共有6亩花椒地,今年雨水多,花椒价钱高,是近年来花椒行情最好的一年,收入能超过三万元。何况,现在还有电商的支持,何愁装不满钱袋子。
金永强满脸的信心和喜悦透出了甘谷花椒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
近年来,甘谷县超常规谋划,大手笔运作,按照“川区抓蔬菜、浅山栽果椒、集中搞养殖、户户有劳务”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贫困区域整流域整片带产业开发,积极发挥“三大百里林果示范带”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扩大果椒产业基地规模,全力抓好产业品牌建设,加快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积极帮助贫困乡村制订花椒产业发展规划计划,推进双联花椒建园、“百千万农技结对帮带”和“2+1”帮联模式,帮助贫困乡村培育花椒产业,建设花椒基地。
同时,大力开展花椒经纪人营销培训,组建了由400多名经纪人组成的花椒专业营销队伍,分批次成立了花椒专业合作社,强力推动花椒产业快发展,促进了花椒销量和产值的逐年攀升。记者采访获悉,仅蒋老五花椒专业合作社就有社员1万多户,年产值6000多万元,占全县花椒销量和产值的60%左右。至目前,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花椒一路远销山东、新疆、青海、四川、湖南、北京等20多个省市,成为继蔬菜之后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在全国20多个省市果蔬种植大县参加的全国名优果品(西安)展评会上,甘谷精心选送的蒋老五花椒以其油多粒大、色泽丹红、芳香浓郁、醇麻适口的优良品质被评为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甘谷也因此喜获“中国花椒之乡”殊荣。2011年10月,蒋老五花椒代表天水市参加中国义乌国际林博会,再获金奖。从此,甘谷花椒迈出家门,走向全国,成为一个金字招牌。
如今,甘谷花椒从零星栽植到整村整乡覆盖,从“提篮小卖”到客商抢购、网络销售,从不起眼的调味品到走向全国名优果品,从曾经的“难卖”到成功打破营销困局科学运作市场,甘谷花椒产业在一路探索中寻求突破,在每次突破中实现了大发展。
“中国花椒之乡”,这不仅是一个荣誉,更代表着一种实力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花椒产业,最大限度地让甘谷花椒走向全国?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紧跟形势,大胆探索,将目光锁定在“互联网+”上,突出花椒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着力在电子商务上寻先机、求发展、谋长远。今年来,先后成立了甘谷县电子商务协会,组建了甘谷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天谷商城”,搭建了淘宝·特色中国·甘谷馆,大力推介销售甘谷花椒等百余种地方特色农产品,全面构建线下到线上,博客到微博,微博到微信,多渠道多功能多手段营销体系,使甘谷花椒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畅销全国各地。
据县商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包括花椒在内的电子商务企业有22家,农产品电商企业20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14家,寄递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全县互联网用户达18.6万户,网民(含移动上网)达到50万人。
一次次的华丽转身,让甘谷花椒香飘四海,名满天下。
一个个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使甘谷花椒产业再一次开启了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国花椒之乡走进了新媒体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