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椒网]火锅最集中的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热闹对于团圆的向往。在中国,不管哪一个地方都比不上重庆人对火锅的挚爱,山城里,遍布2万多家火锅餐厅,每30个重庆人就有1个从事于火锅相关的职业。花椒和辣椒的香艳相逢,不仅是味蕾和神经之间电光火石般的碰撞,也是亚洲和美洲之间越洋聚首,两奇妙的香料,携手闯荡江湖,不仅塑造了重庆火热的盛夏味道,也让麻辣火锅染红大半个中国。
不过,关于花椒的来历,有多少重庆人清楚呢?如果你也想了解这种绝妙食材的历史脚步,请你读下去。
早在《诗经》中就有“椒聊之实,繁衍盈升”的描述。历代文人墨客赞颂“椒浆”、“椒酒”、“椒房”的诗句和文章也不少。但最早将花椒归入“调味品”领域的,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山东农业学家。
他考察的脚步遍布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甚至一路深入秦岭。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回到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活动,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然后,在公元533年至554年这21年里,他分析、整理、总结,写成了一部流传千古的著作——《齐民要术》。
这位农业学家就是著名的贾思勰。在他之前的历史文献,未见有花椒直接入味的记载。而他在《齐民要术》里关于花椒脯腊的记载,可说得上是花椒进入调味角色之先河。
甘肃天水、陇南地区盛产花椒,有名曰:秦椒出天水,蜀椒出武都,也就是说,中国最早的花椒产地就是这里。后人研究,这种植物果实,食用时以每秒五十次频率产生轻微刺痛,触发神经。这种口感,称之为麻。而前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种食材最终汇聚一座城——重庆的精神灵魂,也汇聚出重庆人最热衷的一种高热度美食。
唐宋以后,花椒常被用以作味烹菜的详细文字记载。如宋代林洪的《山家清洪》、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刘基的《多能鄙事》、清代彭枚的《随园食单》等较为多见。到了清代,清末《成都通览》中更有了椒麻鸡片的菜名,麻便成为一种基本味了,并且列入群味之首。
花椒一般在8月份成熟,炒熟之后香气浓郁,很多种复合调料都以它作主要原料。用于菜肴可以除腥祛异、增香和味,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调味品复合使用,多用于炝、腌、拌、烧、炒、烩、炸、蒸等技法中。按大小可分为大椒、小椒,按产地可分为:野花椒、川陕花椒、竹叶花椒、大红袍、大红椒、小红椒、白沙椒、豆椒等。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人还将一种著名的川地花椒引入火锅之中,惊为天人,这就是著名的汉源花椒。
汉源花椒走向全国,与南丝路息息相关。“清风、雅雨、建昌月”这是古南丝路上的背客挑夫对八百里南丝路上气候特点的提炼。贴着大渡晴波徐徐吹上大相岭来的清风带来了清凉干燥光强的气候特点,于是孕育出了这大自然的精灵——清椒。清椒史称贡椒、娃娃椒、子母椒,又称汉源花椒,主产于相岭汉水之间的绿水青山中,得天独厚的气质煅造了清椒得天独厚的品质,清椒的品质贵在油重粒大、色泽红润、芳香浓郁、香麻可口,其芳香油含量达到7-9%,是普通花椒的2-3倍,麻香可口,冠居全国。
“夷人以红椒、马同汉人交换盐和布。”由此可见,汉源花椒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黎椒树如有刺,县中广产,以附城(今清溪)、牛市坡(今建黎)为最佳,盖每粒有小粒附之,故称为子母椒……”早在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汉源花椒就被列为皇室贡品。
巴蜀之地多潮湿,花椒正因为对这种生存环境的包容性,让它们成为了未来的食材领袖。当重庆火锅于朝天门码头初生,可以想象,饭点时候的两江之滨一定是香气四溢。就这样,花椒,从秦岭之下出发,向南方的四川等地传播。再后来,又随着南丝路的脚步,走向了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