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早地区:栽植的10~25年生的花椒苗,高生长可达2m,平均树冠2~3m。在华北地区的干早,半干旱地区,种椒成龄后密度应在100-120株的范围内。
2、在土层深厚土质好,雨量适中的地区造林:成龄后密度应在60株的范围内。因各地造林的自然条件相差较大,如平地和山地不同,陡坡和缓坡不同,成片造林和零散栽植不同,更不同于沿地埂堰边成行栽种,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造林,应从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合理的造林密度。
3、一般梯田埂边和其他农田边:栽植,可顺地埂栽。行株距2.5~3m。丰产园一亩种50-80株,株行距2.5~4m,3mx4m,2.5mx3.5m或3mx3.5m,密植丰产园一亩栽200~300株,株行距1.5m×2m,1.5m×1.5m等,树冠郁闭后逐步隔株行间伐,最后667m2留苗56~74株。营造篱笆林行距30~40cm,株距30cm左右,可栽成2行或3行,呈三角形配置。
4、在成片造林中,初建椒园时:为了速生早果,早受益,旱地栽植密度一般为行距2m,株距1.5m,一亩栽植200~220株;条件好的地方行距4m,株距1.5m,每亩栽植100~-120株,这样进入挂果期后,如加强管理,可显著提高栽椒的效益。
但进入盛果期后:随树龄的增加,树龄的扩大,根林内通风及光照条件显然要恶化;当树冠相互遮阴,并产生较大影响时,可在适宜年份,待落叶后,隔一株重剪一株,重剪株要截去主枝,侧枝的2/3,然后在秋末或第二年发芽前将重剪株移去另行栽植。移植时应注意多保留较多的根系,栽植密度应按成龄密度处理。栽后要适时施肥浇水,尽快恢复树势恢复原有产量水平。这样,不但解决了原椒园因过于密挤所产生的矛盾,又扩大了效益较高的椒园面积。
5、若与生长较缓的其他树种混植:以稀植较妥。若只用作绿篱时,株行距应缩小。在农耕地上建椒园时,因农耕地一般较为平坦,肥沃,树龄较小时,宜农椒间作,以农为主;树龄增大,进入盛果期后,仍可树上采椒,树下收获粮油或蔬菜。但间种的农作物应为低杆,根系浅,较耐阴,并要给花椒留有一定的营养面积,以免互相争夺水分,营养和阳光。如在农椒间作的思想指导下建立椒园时,株距应偏小,行距要相对增大,以利经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