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花椒是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的着名特产,汉源花椒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等特点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19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汉源花椒经过上百代清溪椒农的选种繁育,气更清、味更重、香更浓、麻上劲。2001年汉源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2004年,汉源花椒正式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8年汉源花椒名列四川省"十佳地理标志农产品"榜首,是雅安市唯一上榜的产品。
辨别汉源花椒,首先看外形,汉源花椒在当地被叫做“娃娃椒”,“母子椒”,因为汉源花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辨别汉源花椒的最大标识。汉源花椒在每个花椒和梗连接的地方,会有一个迷你版的小花椒,就是她的“娃”,基本上每个都会有,虽然在晾晒的过程中因为摩擦的因素有的会掉,但大部分还是在的。所以要是不带“娃”的,基本上就可以排除了。
最后就是闻香味和看颜色。汉源花椒的味道是:麻味重,香气浓,无怪味。汉源花椒颜色很红,越红的花椒越好
汉源贡椒的制作工艺:
1、摘:一般在农历立秋后一周,椒果呈鲜红,油囊饱满时,选择晴天或不下雨天为宜,以左手扶椒枝,右手大拇指和二指尖摘椒,避免破坏油囊,切忌用手捺,采摘花椒放入竹筐内,确保花椒品质。
2、露:将摘回的鲜花椒用簸箕或晒垫铺在地上,摊晾(称露椒),厚度约10-13厘米,露一至两天,这是为了将花椒上的水分蒸发,减少花椒的含水量。
3、晒:透气暴晒。选择一大好晴天,事先将晒垫置于院坝内,将露过的花椒洒在晒垫上,以铺一层越薄越好为宜。
4、翻:待太阳慢慢升起,慢慢升温,晒三小时左右,以竹竿拨花椒,将其翻动,让花椒均匀受热至全部裂口。
5、收:待太阳落山后,将晒垫折叠约半小时,让花椒慢慢散热,冷却,将干花椒连仁收回,收至竹筐内。以天气晴好,一天晒干的颜色最红,品质最佳。
6、储:用麻袋,纸袋将花椒装好,封好口,置于木柜内。切忌用尼龙袋,塑料袋装。(因花椒的吸收力极强,极易吸收有毒物质。采用低温干燥密封避光储存,温度控制在15℃以下,严防吸湿受潮。销售时用手揉搓花椒,筛除椒仁,风净枝杆,包装销售。
相关佐证、传说与汉源贡椒的妙用:
唐宋时期,汉源贡椒,入贡增多,除作调味与入药外,宫廷还加工制作“椒酒”“椒浆”和椒房,并传入民间,一些达官贵人家庭,亦开始了“椒酒”“椒浆”的加工和“椒房”的制作。因此,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的赞颂的诗句和文章。
所谓“椒酒”就是将花椒浸泡于去渣的米酒中,勾兑成具有一定的香麻味的米酒。古代,在未发明酒精蒸馏技术以前,人们都是以糯米或其它粮食酿造的酒含酒精度低,饮少了不醉人,若饮用花椒酒,即是少量,也令人“过瘾”。“椒浆”是将花椒浸泡于带渣的米酒中,使之成为香麻味较重的“花椒醪糟酒”,“椒浆”主要用于炒菜时的调料,也可以作为酒饮料。明代李时珍也把“椒浆”用于配药。
“椒房”相传在唐代,贡椒不只是用来做菜,宫廷还用它来祭祀祖先、迎神、驱疫、避邪。最主要是用花椒和泥涂墙壁,用于皇帝的寝宫,故所以称皇后所居的寝宫为“椒室”或“椒房”。所以用花椒和泥涂墙壁,就是因花椒果实累累,既温暖、又芳香。一方面借花椒之气味起保胎作用,熏陶后妃肚子里的小皇太子、小公主,另一方面又视花椒为多子多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