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刻也不能等了。”3月1日,罗甸县边阳镇打号村冗传组的村民钟义荣走出家门,进入自己家的花椒种植基地,开始各种锄草、施肥等管护工作。
“听党委政府的话,跟上步伐才能得到好的发展。”钟义荣告诉记者,因为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配合乡镇和村里做好防控工作,他主动参与村级卡点值守,还将原计划在立春前开始的基地管护的活儿推后了。
钟义荣的妻子在基地里干活
下旬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向好发展,贵州省疫情防控也从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罗甸被分类划为低风险地区,全县各乡镇村居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钟义荣心情也放开了,表示要继续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2月20日,钟义荣从边阳镇信用社拿到了一笔7万元的“抗疫惠贷”,准备加大花椒种植基地的科技投入。钟义荣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都是搞传统农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也不用拿多少到外面卖,主要以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耕种方法都是“老把式”。如今他做的花椒种植项目,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要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需求指导耕种,就必须要在科技方面加强投入。
长势良好的花椒苗
“创业不能一蹴而就。”钟义荣告诉记者,他2006年到广东打工,2009年又自己创办了制造加工电子产品的小作坊,从一些大厂里领配件和原料到作坊里自己加工。2017年,有了一些积蓄后,他返回打号村开始“二次创业”。
在外面见多识广了,他对创业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搞加工制造业,我们肯定干不过外地的。”钟义荣认为,回老家创业必须转型,还得做农业,不过又不能做传统农业,得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种养殖产业。刚开始他尝试种金银花,后面又把目光投向了“花椒事业”。为发展花椒种植,他还多次到安顺关岭考察学习,直到2019年3月才确定先做30亩试验基地。
“预计产值可达30万元。”钟义荣说,已经种下的30亩花椒到2021年5月可迎来首期收成,有望回本三年的各项投入,在往后投入与产出比还会随之变化,种植的利益空间还会进一步扩展。如果能融到资,两年后他还将再次扩大种植面积,还可以把烤房、冷库等设施设备配套起来,推动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实现良性循环。
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肖家云
编辑 李璨
编审 邹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