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卖出花椒近一万公斤。花椒品质好,收购价不断上涨,从最开始的每公斤22元到后期的每公斤32元左右,收入有20多万元。”1月4日,汉源县三交乡农户廖华超,正在自家花椒地里修剪枝叶。
汉源花椒历史悠久,自唐代起曾延续千年作为贡品进贡皇室,故又名“贡椒”。如廖华超种植花椒已有十年。可曾经有段时间,一到花椒上市季,他就犯愁卖不上价。
如何保护这一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扭转局面?2012年,为提高行业集中度,大力打造汉源花椒品牌,最终为椒农带来实惠,汉源县花椒局应运而生。改变,就从这时开始。
解困局:科学扩种讲技术
曾经的汉源县林业局技术员胡文,如今是汉源县花椒局局长。回忆起2010年至2012年汉源花椒的低谷期,他还很痛心。“2010年,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12元,不仅没有利润,还略为赔本。很多农户砍掉自家地里的花椒树,转向种植苹果等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在这样困境中成立的花椒局,只有三人。胡文一上任,便带领花椒局的其他两名同志一起深入汉源县的清溪、宜东、三交等乡镇,对全县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种植技术落后、生产能力偏低、销售渠道窄……走访后发现,汉源花椒发展面临的问题真不少。”
以前,椒农全是各自散种,技术全靠经验传承。花椒局成立后,决定改变全县农户散种的现状。破解难题,首先从改良技术着手。“许多农户种植花椒管护不到位,产出的花椒质量不高。我们就聘请专家上门指导。”胡文说,“一开始农户并不能理解,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部分椒农尝试着学习修枝剪叶,运用科学的施肥方法。”第二年,这些经过精心管护的花椒果实块头变大、杂质减少、品质明显提升,“椒农们看到了变化,便纷纷学起科学管护。”
2012年,汉源县花椒局还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进行花椒嫁接的课题实验。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在全县范围内,优选出12株抗病能力强的花椒母树,用于嫁接推广。
“在走访清溪镇建黎乡时,我们发现当地椒农李建勇用自己摸索出的方法,嫁接了几十株花椒树。经过比对,李建勇嫁接后的花椒芳香油含量高于普通的花椒果实。”胡文聘请这位“土专家”,在全县范围内教授推广花椒嫁接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推广嫁接近6000余亩花椒树,效果都还不错。”
破难局:扩大产业有方法
1月4日,汉源县城内,一间不大的铺面里,老板杜宇正忙着给顾客介绍汉源花椒。“我们店里的花椒,都是一粒一粒亲手挑选出来的,色泽红亮,入口回香。”杜宇的小店专销各种汉源土特产,每年光是花椒,就能售出上万公斤。
除了经营山乡土特产专营店,杜宇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汉源县山有贡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我是清溪镇富民村人,家里种植了几亩花椒,通过自家小店或合作社售出。”他说,每年合作社都能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售出上百万公斤的花椒,收入十分可观。
鼓励农户扩大花椒产业,是花椒局的另一个破题之举。“农户每新栽种一亩花椒地,我们就给予农户包括幼苗补助、农药化肥补助等共计600元,对调动农户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像廖华超,有了补助,加上花椒价格越来越好,也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现在我家的花椒地已有30余亩。”
自花椒局成立以来,短短5年时间,汉源县花椒种植面积从7万亩扩大至12万亩,年产量从450万公斤飙升至1130万公斤,价格从12元/公斤涨至26元/公斤。2017年,汉源县花椒产值达到3.05亿元。“五年来,汉源花椒的产量和价格都翻了番,我们花椒局,也扩充队伍,现在有五个人了。”胡文笑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省人、外国人接受汉源花椒,花椒的市场也步步扩大。“2016年,我们在昆山开展汉源花椒宣传活动,为汉源县永丰和食品厂带来110万元的订单。”胡文说,花椒局还在积极探索花椒的其他价值。汉源花椒不仅能用于调味,还具有保健作用。现在已有厂家开发出花椒枕头、花椒酒等衍生产品,逐步向市场推广。
局长说
独特的花椒之乡
汉源县花椒局局长胡文:
汉源花椒主产于大相岭泥巴山南麓,得天独厚的气候孕育了汉源花椒的独特品质。据中南农学院全国椒区采样分析,汉源花椒挥发性芳香油含量为8.56%,远高于国内其他产地水平。其灰分含量为4.18%,又低于国内其他产地水平。一高一低,显示出汉源花椒的优良品质。
因所产花椒果实上并蒂附生1—3粒纯肉小椒粒,汉源花椒也俗称“娃娃椒”或“子母椒”。具有油重粒大、色泽丹红、芳香浓郁、香麻可口的独特风味。
2001年汉源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2005年“汉源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汉源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刘逸梅 记者 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