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颗小小的花椒,只有米粒大小。但是,我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有一个奇遇:在36年间,我们“家族”在82万亩土地上留下了足迹,为大江南北的川菜注入“灵魂”,盐源花椒香麻四海,更是让盐源县成了全国花椒种植第一大县。
中国香料“三香”之首
在盐源生活了2000多年
翻看历史,我们花椒“家族”在中国传统香辛料江湖地位还是很高,号称“三香”之首。对于椒,《诗经》中的《唐风-椒聊》《陈风-东门之枌》均有记载。在古代,它是作为男女互赠的爱情之物——以花椒的馨香来赞美美人的风韵;又由于花椒结实众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古人也借其寓意多子多福,希望“家族”绵延繁衍。
2000多年前,我们花椒“家族”就在盐源繁衍生息了。这里远离城市,靠近太阳,空气清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有机质,灌溉水源来自泸沽湖周边的高山雪域,生长环境世间少有,很快成为我们的乐园。
在盐源生长,让我们的个儿大、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经常被作为VIP请进川菜、火锅、烤鱼、串串香里,就连四川地区的一些新茶饮、咖啡和西式快餐也对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
我们“家族”越来越庞大,在盐源,真正做到了30而立。我的亲戚有大红袍、大红椒、油椒、豆椒、白椒等,食客最偏好“家族”里的“盐源正路”“盐源大红袍”,视这两兄弟为花椒中的珍品。
盐源的花椒丰收了,曾成绪拍摄
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被成都铁粉专宠32年
我的妈妈时常教导我,让我们要记住当地党委政府的恩情,因为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受惠其扶持政策。
时光倒流到1986年,盐源县林业局拿出50万元资金无息贷款,用于扶持发展花椒。他们的操作手法是:以每亩20元的种苗费无息贷款给林农,待花椒有收益时,再把本金还给林业局。当时的盐井镇、卫城镇、梅雨镇等9个乡镇很感兴趣,把我们请到了1.5万亩山坡上安了家。后来,各地都向我们发出了邀请,我们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
22年前,盐源县正值退耕还林的开局之年。卫城镇的岔河村山多坡陡,土壤贫瘠,村民们除了种植玉米、土豆,几乎无其他种植收入来源,是一个典型的彝区贫困乡村。时任村支部书记杨母几在我身上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他说,“退耕还林工程,既响应了国家政策号召,得到粮食现金补助,还能为村上寻求林业产业发展。何乐而不为呢?”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他们把我们种进了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我们也不负众望,成为村民的“摇钱树”,让村子早早脱了贫。岔河村所在的卫城镇,4.5万余亩的土地上都站立着我的亲戚,为这个镇带来1.5亿元的产值。
花椒变“票子”,任惠拍摄
我们也有铁粉,成都的兰敬菊就是其中之一。她做花椒生意32年,只卖来自盐源的花椒“家族”,每年在盐源采购三四十万斤。她反馈,“盐源花椒麻度好,在全国销量都比较好。”
种植面积达82万亩
综合产值20亿元
在盐源,我们好受重视。当地政府还为我们举办花椒节,评选“花椒树王”“花椒种植致富带头人”和“花椒采摘能手”,树王的主人、致富带头人和采摘能手会站上舞台的C位,接受政府的嘉奖和众多艳羡的目光。每次,看见树王的主人站上舞台的中央,我就特别开心。
在喜食麻辣的四川,我们花椒“家族”的种质资源材料有40个,占全国总数 50%以上。我们也是四川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重要内容。四川还计划力争到2025年,把我们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左右,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建成全国花椒产业第一强省。
乘着这样的产业发展东风,我们小花椒在盐源生长成一个大产业,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大力推进集农产品交易、仓储、气调保鲜、冷链物流、电商平台搭建、农产品初深加工、乡村旅游于一体的融合性农(林)业园区建设,支撑农业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盐源花椒”种植面积达82万亩,年产鲜椒6万吨,综合产值20亿元,椒农实现年人均种椒收入7000元以上。2021年,盐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989元、16598元,我真心为花椒“家族”为这个数据的增长做了贡献感到骄傲。
听说盐源县计划花椒发展到100万亩,还将其打造成攀西地区的一张产业名片,以后,我们走出去就更有底气了。
盐源花椒产业生长史
1986—1987年,盐源县林业局拿出50万元资金无息贷款,用于扶持发展花椒,盐井镇、卫城镇、梅雨镇等9个乡镇种下1.5万亩花椒。
上世纪90年代,盐源县各地开始大力种植花椒。
2000至2006年,国家实施重点工程退耕还林项目,盐源大力发展花椒2万亩。
2015年,盐源花椒种植达到25万亩(其中青花椒11万亩、红花椒14万亩)。
2019年,林业产业扶贫项目在盐源县30个乡镇开展核桃、花椒技术能手培训,提高了当地花椒种植水平。
2020年,花椒种植已覆盖盐源县所有乡镇,全县有红花椒49.6227万亩、青花椒32.5902万亩,2020年产值达到6.7253亿元。
2021年,盐源县花椒种植面积达82万亩,年产鲜椒6万吨,综合产值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