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育无刺花椒
在花椒树幼年期树体上的大量皮刺,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让椒树提前成熟,基本上可以得到完全无刺的花椒。要加强育种技术的研究,培育无刺花椒,减少采摘工作量。
这方面全国都有尝试,重庆市荣昌县林业部门于1986年发现无刺花椒并进行了试种;原双进等通过韩城市大红袍花椒选优对比试验,选育出了高产、优质、易采摘的无刺花椒;
河北省赵京献等选育出了“无刺1号”“无刺4号”;
李庆芝等在山东莱芜选育出了无刺花椒;吕玉奎等通过13年的育种试验,选育出了茎、干、枝基本无刺,容易采摘的荣昌无刺花椒;
王景燕等在四川省汉源县选育出了盛果期果枝无刺,树干和主侧枝上刺稀少或近无的“汉源无刺花椒”;
甘肃省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于2004年花椒选优工作中筛选出梅花椒无刺优树,2011年试验示范园建成后发现了大红袍花椒品种中的无刺单株,并通过嫁接技术繁育出武选二号、武选三号。
二、延长产业链、挖掘附加值
目前,全国的花椒技术研究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相关专家教授等专业人员对花椒的新应用范围进行科学研究,通过深加工,提取花椒的重要成分,使之应用到化妆品、麻醉医药、中药材、保健品等新的领域。一旦有所突破,全国的花椒将会有更大的使用范围,有更多的销售渠道,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彻底解决花椒的销售问题。
三、打好“四张牌”
1、要打好科研牌
对全国不同花椒品种的成分进行检测和对比,构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发育期的麻味物质数据库和指纹图谱,用科学数据展示我国花椒的特性。搭建平台,开发新的花椒产品。开展花椒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究,制定从生产资料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建立花椒产业发展的战略体系。
2、要打好宣传牌
各地要结合实际,注重产地生态环境的宣传,让消费者了解花椒生产地良好的自然环境。注重文化宣传,花椒栽培历史悠久,让花椒产业文化展现出来。注重宣传花椒在规模、产量、产值上的优势,让花椒成为产区名片。注重宣传花椒的独特价值功效。
3、要打好包装牌
注重绿色、环保、简约、时尚,突出各产区厚重的花椒文化底蕴,体现远古时期的中华花椒文化。四要打好质量安全牌,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生产过程,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完善售后服务,进行最严格的常态质量安全监管。
4、补齐短板、做好保障
建议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花椒生产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灾害和病虫害预警和应急体系;开展基地专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完善市、县(区)、乡(镇)、村4级服务网络,发挥各级服务机构职能;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带资金、带项目到重点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以及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建立花椒主产区远程监测、诊断系统,及时掌握影响花椒正常生长发育的病虫害、极端气象、自然灾害等,制订预案,防患于未然。
强化支撑体系:建设实体市场、电商平台;完善物流仓储工作,实现花椒的保底收购和错季销售,保障农民收益;建立花椒供求信息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快速对接;引导和壮大服务外包企业,为多元化销售提供条件;出台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撑,鼓励和引导合作社、大户抱团经营发展,提升竞争力,强化抵御风险能力